|
類 別:原始佛教 |
作 者:佚名 |
管 理 員: |
全文長度:2039327字 |
最后更新:2010-10-29 |
文章狀態:已完成 |
授權級別:駐站作品 |
首發狀態:本站首發 |
總點擊數:12871 |
本月點擊:50 |
本周點擊:6 |
收 藏 數:5 |
總推薦數:40 |
本月推薦:1 |
本周推薦:0 |
|
|
|
|
|
最近章節:雜阿含經 雜阿含經卷第五十
內容簡介: 阿含經(agama) 原始佛教基本經典。又稱阿鋡、阿含暮、阿笈摩等。意譯為“法歸”,指此類基本經典為佛陀教說之所持、所歸、所聚。依據傳說,佛陀逝世后,其弟子大迦葉主持了首次結集,會誦了法藏與律藏兩部分。法藏記錄了佛陀及弟子們的言教行跡。包含了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義。法藏之分為4部或5部阿含,估計在阿育王時代( 前3世紀 )。原始佛典以文字寫定是在公元前1世紀 。 一般認為阿含經形成與部派分裂同時,所以各部派都有大同小異的阿含經典。阿含分北傳佛教和南傳佛教兩系。
據載,佛入滅(涅盤)后,大弟子摩訶迦葉(Maha Kasyapa)在葉波國聞佛滅而返回,由于佛祖生前沒有留下任何著作,三個月后,在摩竭陀國之阿阇世王支援下,6月27日大迦葉遴選五百名碩學僧人在王舍城七葉窟結集三藏,史稱“五百結集”,又稱“第一結集”。釋迦牟尼所說的“經”(又稱修多羅)由弟子阿難(Anada)誦出,優婆離(Upali)誦出律,有五大部阿含,過程極其復雜,各家言殊,以摩訶迦葉為上首。第一次結集時已確定了阿含經的基本內容,其中優婆離結集《律藏》,阿難結集《經藏》,而《阿含經》就在其中,在阿育王之前尚未經編輯。 佛滅百年后的阿育王時期,在毗舍離(吠舍離)進行“第二次結集”,《雜阿含經》、《中阿含經》、《長阿含經》、《增一阿含經》四部阿含經正式集成,阿含才陸續系統地經過整理,后進入部派分化的“部派佛教”時期。約公元前一世紀寫成文字。中國自隋唐以來,學佛者只宗大乘佛教,視小乘(Hinayāna)為低下,不受重視,使《阿含經》束之高閣千年之久。十八世紀末《阿含經》才在歐美學者的提倡中,重獲地位。
作品關鍵字:阿含經
本書公告: 本作品由佛教書籍網發布,本站網址:http://www.tongyufu.com
|
|
|
|
|
|
佛教書籍網:http://www.tongyufu.com提供佛經在線閱讀,佛教手機電子書下載,佛經印刷,佛教用品,佛經結緣!
Copyright ©
2009-2018 站長信箱:haoyue999@vip.sina.com
地址:北京海淀區吳家場路盛今佳園一號樓一門十八層 郵編:100036
網站業務:
970787056 投訴建議:
76204269 聯系手機:13910830288